岁夜咏怀兼寄思黯
唐 · 白居易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
今年已入手,馀事岂关身。
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
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今年已入手,馀事岂关身。
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
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注释
故交亲:旧时的朋友,老朋友。六旬:六十岁,古人以六十为一甲子。
入手:指进入六十岁的年纪。
馀事:其他的事情。
关身:与自己有关。
老自无多兴:年纪大了,自然没有太多的兴致或活力。
春应不拣人:春天的来临不会选择人,意指春天对所有人都平等。
陶窗:陶渊明的窗户,代指隐居或田园生活。
弘阁:弘瞻的楼阁,弘瞻是人名,此处可能指代他的住所,也可能借以表达高雅的居所。
一时新:一时都变得新鲜,形容景色或事物焕然一新。
翻译
数来往的老朋友,有几位能活到六十岁。今年我已经步入这个年纪,其他的事情又与我何干。
年老了自然没有多少兴致,春天也不会挑人。
陶渊明的窗户,弘瞻的楼阁,此刻的风景都焕然一新。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所作,名为《岁夜咏怀兼寄思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年华老去时的心境。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朋友间关系的珍视,以及对寿命无常的感慨。在古代,六十岁是非常高龄,能够活到这个年龄的人不多,因此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寿命观念。
"今年已入手,馀事岂关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岁月给个人带来的变化时的无奈。这里的“今年”可能指的是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馀事”则是指那些不再属于个人的东西或事情。
"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兴趣减少的状态,以及对待春天这一自然现象的态度。春天本应该是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似乎也不再能激起年轻时那样的热情。
"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陶窗和弘阁都是古代建筑的元素,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风景一时新”则表明了不论外界如何变迁,在特定的时刻,某些地方依然能够保有其独有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岁月流逝、友情的珍视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