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送蒋中丞抚赣州(其二)
明 · 顾璘
驺虞含利齿,噬肉不戕生。
麒麟虽有足,罔蹑春草茎。
仁者贵物命,重德靡淫刑。
中山放麑叟,乃获秉钧衡。
斯鞅屠黔首,伤哉国同倾。
茫茫楚粤会,圭组罗百城。
春阳彻幽照,草木咸敷荣。
但恐豺虎吼,鸿雁靡时宁。
我愿化咆哮,允谐鸾凤鸣。
毋遗沟壑下,恻恻吞悲声。
麒麟虽有足,罔蹑春草茎。
仁者贵物命,重德靡淫刑。
中山放麑叟,乃获秉钧衡。
斯鞅屠黔首,伤哉国同倾。
茫茫楚粤会,圭组罗百城。
春阳彻幽照,草木咸敷荣。
但恐豺虎吼,鸿雁靡时宁。
我愿化咆哮,允谐鸾凤鸣。
毋遗沟壑下,恻恻吞悲声。
鉴赏
这首诗以驺虞和麒麟为喻,表达对仁政的向往与对暴政的批判。驺虞象征公正,虽有锐利之齿,却不伤害无辜;麒麟虽强大,却不会践踏柔弱的春草,寓意贤者应尊重生命,施行宽厚之政。诗人提到中山放麑的典故,赞美蒋中丞如能秉持公正,将如同那位释放幼鹿的仁者,国家方能安定。
然而,诗人又以商鞅为例,指出严酷的刑法导致国家倾覆,暗示过度的刑罚并非长久之道。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楚粤之地众多城市,春阳普照,万物繁荣,但也担忧豺虎横行,百姓不得安宁。他希望自己能化身为咆哮的力量,与蒋中丞共同维护和谐,避免悲剧重演,不让人民陷入悲惨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寄寓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期望,希望蒋中丞能以仁德之心,平衡权力,带给百姓安宁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