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公挽词(其二)
宋 · 王十朋
先子于公分颇深,晚年出处恨商参。
虽脩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
尽道吉人俱未艾,谁知凶讣遽相寻。
三年落尽思亲泪,今日登门又满襟。
虽脩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
尽道吉人俱未艾,谁知凶讣遽相寻。
三年落尽思亲泪,今日登门又满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为悼念陈景公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先子于公分颇深”点明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先子”指的是已故的长辈,“于公”则是指逝者陈景公。接下来的“晚年出处恨商参”表达了在陈景公晚年时,两人未能如愿共同处理事务或达成某些心愿的遗憾。
“虽脩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两句,诗人以“北海”和“香山”分别比喻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老年生活愿望,但遗憾的是这些愿望并未实现。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尽道吉人俱未艾,谁知凶讣遽相寻”则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感慨,尽管大家都认为吉人天相,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脱不幸的命运。这句中的“凶讣”即是指逝去的消息。
最后,“三年落尽思亲泪,今日登门又满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三年来,诗人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已经耗尽,但今日再次登门,思念之情又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使得衣襟再次湿透。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