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庵
宋 · 丘葵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
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路:道路。永宁: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方午:正午时分。
阴:阴天。
禅师:佛教修行者。
聊复:姑且,随便。
坐:坐下。
沉吟:深思或低声吟咏。
门外:外面,此处指寺庙之外。
葫芦水:葫芦里的水,可能象征着少量的资源。
倒作:倾倒成为。
田间:田野。
三日霖:连续三天的降雨。
翻译
行走在永宁的路上,正午时分却见阴云密布。禅师随意坐下,陷入深思之中。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路入永宁方午阴",诗人首先设定了一个环境氛围,永宁庵在午后阴沉的光线中显得格外静谧。这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安详平和的情感氛围,也为接下来的情节打下基调。
紧接着"禅师聊复坐沉吟",诗人引入了一个关键角色——禅师,以及其行为。禅师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重新坐下,开始沉思,这不仅是对禅修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第三句"欲将门外葫芦水",诗人开始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这里的“葫芦水”通常指的是庵外自然界中的流水,而非实际意义上的葫芦水。诗人的这种表述,不仅展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隐含着对禅理悟性的追求。
最后一句"倒作田间三日霖",则是诗人想象力的一次飞跃。在这里,他把庵外的流水想象成田间久旱后的及时雨露。这种想象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转换的独特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永宁庵午后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