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燕剪晴波蝶绕枝。
倦了却来相傍坐,低低。
暗问明朝相见期。
此际最萦思。
为补眉妆上演时。
拧首回身附耳道,嘻嘻。
心许何人你不知。
十载长相厮。
苦乐悲欢百首诗。
叵奈行将成陌路,愁丝。
已缚两心到别时。
何事不堪思。
每一思量总不支。
慢道从今各俱老,谁知。
情是真时老更痴。
词语解释
悲欢的意思: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不支的意思: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新唐书·郭震传》:“ 乌质勒 之将 闕啜忠节 与 娑葛 交怨,屡相侵,而 闕啜 兵弱不支。”《明史·俞通海传》:“遇於 康郎山 ,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四章第三节:“ 鹏程 刚抵 保安门 附近亦遇敌军,不支而退。”...
不堪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承受不了:不堪一击。 (2) (动)不能(多用于不好或不愉快的方面):不堪设想。 (3) (副)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疲倦不堪。 (4) (形)坏到极深的程度:不堪回首。 [构成]偏正式:不〔堪 [同音]不刊...
长相的意思:◎ 长相 zhǎngxiàng[features] 相貌;容貌...
愁丝的意思:白发。 唐 李廷璧 《愁诗》:“ 潘岳 愁丝生鬢里, 婕妤 悲色上眉头。”...
此际的意思: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从今的意思: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道从的意思:道旁;路侧。《庄子·至乐》:“ 列子 行食於道从,见百岁髑髏,攓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从,道旁也。”前导后卫。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宴毕, 方平 、 麻姑 命驾升天而去,簫鼓道从如初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梦》:“遂擐以金锁甲,令骑道从千餘人,马蹀虚南去。”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将军失声而走。道从之吏,一时惊散。”...
低低的意思:(1).低声,轻声。 南唐 李煜 《蝶恋花》词:“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真静 想了一想,通红了脸,低低道:‘是了,是了。不该与这狠厮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突然伏在庙门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2).轻曼、舒缓貌。 元 舒頔 《折桂令·寿张德中时三月三日》曲:“整整杯盘,低低歌舞。”(3).谓名次、等级低下。《儒林外史》第三回:“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吧。’”...
风姿的意思:[释义](名)风度姿态。 [构成]并列式:风+姿 [例句]风姿秀逸。(作主语)...
附耳的意思:◎ 附耳 fù’ěr[move close to sb.’s ear] 贴近耳朵附耳私语遂与诸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三国演义》...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回身的意思:◎ 回身 huíshēn[turn round] 转身他放下东西,回身就走了...
老更的意思: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 三老五更 ”。...
两心的意思:(1).异心;二心。《荀子·解蔽》:“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上怒,召 嘉 诣尚书,责问以相等前坐不尽忠,外附诸侯,操持两心,倍人臣之义。” 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时歌·秋歌》:“镜中两入髻,分明无两心。”(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汉 焦赣 《易林·大过之小过》:“两心相悦,共其柔筋。”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再经 邓九公 年高有德,出来作这个大媒,姑娘纵然不便一诺千金,一定是两心相印。”...
了却的意思:[释义](动)了结。 [构成]动补式:了〈却 [例句]了却一桩心事。(作谓语)[同义]了结、完结、完毕、结束...
慢道的意思:(1).放纵无道。《南齐书·东昏侯纪赞》:“ 东昏 慢道,匹 癸 方 辛 。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2). 宋 代称斜坡道为慢道。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 邵青 等﹞掠乡民三千餘人,沿江採薪叠慢道。”《考古》1961年第11期:“斜坡道, 宋 代称为慢道。”(3).莫说。意谓这事情不在话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论父亲的品行学业,慢道中一个进士,就便进那座翰林院,坐那间内阁大堂,也不是甚么难事。”...
明朝的意思:◎ 明朝 míngzhāo[tomorrow] 〈方〉∶明天...
陌路的意思:[释义](名)〈书〉指路上碰到的不相识的人。也说陌路人。 [构成]偏正式:陌(路...
叵奈的意思:见“ 叵耐 ”。...
晴波的意思:阳光下的水波。 唐 杨炯 《浮沤赋》:“状若初莲出浦,映晴波而未开。” 唐 陆龟蒙 《和龚美重玄寺双矮桧》:“更忆早秋登 北固 ,海门苍翠出晴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晴波滑笏之状,如在目前。”...
却来的意思:亦作“却来”。归来。 唐 李白 《东鲁见狄博通》诗:“谓言掛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之十四:“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上演的意思:◎ 上演 shàngyǎn[show;perform;put on show] 指戏剧、舞蹈等演出;放映上演新喜剧...
思量的意思:[释义](1) (动)考虑。 (2) (动)〈方〉想念。 [构成]并列式:思+量 [例句]思量亲人。(作谓语)...
嘻嘻的意思:(1).欢笑貌;喜悦貌。《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 孔颖达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復始。” 王冰 注:“嘻嘻,悦也。” 唐 韩愈 《崔评事墓铭》:“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2).象声词。笑声。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好着我尽在嘻嘻冷笑中,我劝着他怎不从?”《红楼梦》第二四回:“ 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来找我们姑娘,总找不着。’” 骆宾基 《罪证》:“真不好意思,老财东嘻嘻--一个烟泡涨到三元了。”(3).象声...
相见的意思:◎ 相见 xiāngjiàn[meet] 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相傍的意思:(1).靠近;依傍。《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自己与 王惠 ,短拨着牲口骑了,相傍而行。”《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待到明年家乡原野的迎春花开,我一定会相傍在你的身旁。”(2).谓男女相配。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才卿貌,今生合该相傍。”...
心许的意思:◎ 心许 xīnxǔ(1) [tacitly consent to]∶心里同意,但未说出来(2) [praise]∶心里暗暗赞许...
行将的意思:◎ 行将 xíngjiāng[about to] 不久就要;将要行将为人所并。——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行将就道...
燕剪的意思:亦作“ 燕翦 ”。1.指燕尾。因分叉如剪刀,故称。 清 洪亮吉 《七招》:“ 吴 姬婉约是曰名娼,髮若燕翦,声如鶯簧。”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舞法变化莫测,或如鱼贯,或如蝉联,或参差如雁行,或分歧如燕剪。”(2).指燕子。 清 洪亮吉 《续竞渡词》之十:“依旧琐窗飞燕剪,就中偏少赌茶人。” 清 洪亮吉 《清明日诸同人饯予旗亭醉后赋此》:“谿南燕翦忽西飞,十里随人去如梦。”(3).燕子飞掠。 清 陈维崧 《齐天乐·暮春风雨》词:“见燕剪平芜,柳拖春水,暗省从前,如尘似梦最难记。”(...
萦思的意思:萦怀。 宋 吴文英 《风流子·芍药》词:“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缕;赠将幽素,偷剪重云。” 周恩来 《“九一八”十年》:“不赶 日 寇出境,不恢复 东北 失地,决不能停止抗战;这是全国军民一致的呼声,这也是 东北 同胞日夜萦思十年奔波的目的。”...
圆转的意思:旋转。《晋书·王述传》:“﹝ 王述 ﹞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轴虚相受,径不二寸,圆转无滞。”(1).宛转,通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2).弥补,完善。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若事体全转,所谓智者献其谋,其间可採取处亦多;但谓有补於圆转事体,则非某所知也。”(3).转圜,斡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乞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