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雨即事(其四)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不厌潇潇入耳繁,捲帘深坐到黄昏。
中庭已自如池沼,不识郊原泽几分?
中庭已自如池沼,不识郊原泽几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观雨景的情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哲思。
首句“不厌潇潇入耳繁”,以“不厌”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雨声的喜爱与接纳,无论是密集还是绵长的雨声,都能让人心生欢喜,仿佛雨声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音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雨声人格化,使之成为可以被欣赏的对象。
次句“捲帘深坐到黄昏”,描述了诗人为了更好地观赏雨景,卷起窗帘,静静地坐在室内,直到黄昏时分。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他愿意沉浸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共度时光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中庭已自如池沼”,通过“中庭”与“池沼”的对比,表现了雨后庭院的清新与宁静。雨后的中庭,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池沼,水面上漂浮着雨珠,映照着天空的色彩,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最后一句“不识郊原泽几分”,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遐想。他虽然身处庭院之内,却能感受到郊原泽地的广阔与丰富,这种超越眼前的视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