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陶答庞参军赏析

和陶答庞参军

宋 · 苏轼
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
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
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注释

达晓:直到天亮。
影晤言:与影子交谈。
下帷:深居简出。
窥园:浏览花园。
《十三篇》:古代兵书。
愤懑:愤怒和不满。
皋兰山:地名,可能指战斗地点。
征辽年:出征辽地的年份或时机。

翻译

整夜点灯独坐直到天明,只为与影子交谈。
深居简出,研读古人的智慧,无暇顾及花园。
您本来习武,年轻时就熟读《十三篇》兵法。
您的武艺高强,能口述击败敌人的策略,武器如林。
才智无人能及,但功成名就的机会却遥不可及。
只有你向我倾诉,心中的愤懑该向谁发泄。
一见面胜过千百次听说,我们一起去皋兰山战斗。
身着白衣,手持三支箭,正逢出征辽地的大好时机。

鉴赏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不平之情。起始两句"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描绘了一种静夜独处,与月光为伴的寂寞氛围,显示出作者与自然景物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下文"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则透露出诗人在深夜中,对古代英雄人物怀有敬仰之情,似乎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接着的四句"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对友人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使君本学武"表明朋友自幼便习武艺;"少诵《十三篇》"则显示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颇能口击贼"强调了他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而"戈戟亦森然"则形象地描绘出朋友身穿甲胄的英武模样,"才智谁不如"进一步肯定其才能无人可比。然而末尾两字"功名叹无缘"却流露出一丝悲凉,虽有才能但未能在世间留下显赫的成就。

最后四句"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未被世人认识的不平之情。"独来向我说"显示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愤懑当奚宣"透露出朋友心中的郁闷与不甘。"一见胜百闻"强调了亲眼所见远胜于耳濡目染的经历,"往鏖皋兰山"则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追寻之举。"白衣挟三矢"描绘出朋友准备远征的情景,而"趁此征辽年"则是对友人英勇赴战、建功立业的期许。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切赞赏,更透露出了对现实中才华未能得到应有肯定与利用的无奈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