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横山
宋 · 赵汝燧
颇厌东征道路长,回头十日离乡邦。
扫愁酌酒虽云独,照影挑灯却暂双。
打并馀花风动地,迁延残夜月留窗。
店鸡已唱催人起,更听疏钟隔水撞。
扫愁酌酒虽云独,照影挑灯却暂双。
打并馀花风动地,迁延残夜月留窗。
店鸡已唱催人起,更听疏钟隔水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颇厌:非常厌倦。东征:向东征战。
道路长:路途漫长。
十日:十天。
离乡邦:离开家乡。
扫愁:扫除忧愁。
酌酒:饮酒。
虽云独:虽然说是独自。
照影挑灯:映照在灯火中。
打并:散落。
馀花:剩余的花瓣。
风动地:风吹得满地都是。
迁延:拖延。
残夜:夜晚的剩余时间。
店鸡已唱:旅店的鸡已经叫唤。
催人起:催促人们起床。
疏钟:稀疏的钟声。
隔水撞:隔着水面传来。
翻译
我非常厌倦了东征的漫长路途,回望过去已经十天离开了家乡。尽管独自饮酒扫除忧愁,但映照在灯火中的身影仿佛暂时有了伴侣。
花瓣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夜晚的残余时光,月光洒在窗户上。
旅店的鸡鸣声催促着我起身,还能听到远处稀疏的钟声隔着水面传来。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宿横山》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颇厌东征道路长”表达了对旅途遥远的疲惫和厌倦,接着“回头十日离乡邦”以夸张的手法强调离开家乡的时间之久。在夜晚,诗人借酒浇愁,“扫愁酌酒虽云独”,然而对着灯光照影,又似乎暂时有了陪伴,孤独感稍减。
“打并馀花风动地”写风吹落花瓣满地,营造出凄美的氛围,而“迁延残夜月留窗”则通过月光洒在窗户上,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对故乡的思念绵延至深夜。最后两句“店鸡已唱催人起,更听疏钟隔水撞”,以鸡鸣和远处寺庙的钟声交织,催促着诗人不得不面对新的一天,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孤独和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心情,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羁旅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