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令鄱候三藩舟于鲟鱼觜凡五十昼夜今再过睹木龙奇事为纪二绝(其二)
明 · 王应斗
万事浮烟泡影中,春光不尽水重重。
河阳旧迹成刍狗,江畔新祠驾木龙。
河阳旧迹成刍狗,江畔新祠驾木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湖边所见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万事浮烟泡影中”,诗人以“浮烟泡影”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虚幻。接着,“春光不尽水重重”则描绘出春天的美景,但又以“水重重”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曲折与复杂。
“河阳旧迹成刍狗”一句,借用了古代祭祀时将旧物当作草狗焚烧的习俗,来比喻过去的美好事物或记忆,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遗忘,如同刍狗一般,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最后一句“江畔新祠驾木龙”,描述了在江边新建的祠庙中,木龙作为祭祀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与祈愿。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人类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与信仰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