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
宋 · 崔与之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题为《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侍郎在冬季相遇于成都城外驿站的情景。他们虽然都身负重任,但能在路途中相遇,倍感亲切。诗人感慨岁月如梭,两人都已鬓发斑白,但仍以真挚之心交谈,共享杯酒,担心旁人的嘲笑,却更愿沉浸在宁静的交流中。
崔与之以荆州和武陵的历史典故,赞美了友人治政有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们沿途劳苦,连儿童也前来欢迎,展现了地方官员的亲民形象。诗人还提到,友人的政绩如同甘棠之树,繁茂而受人敬仰,他的才华在起草奏章时更是显露无遗。
崔与之表达了对友人选择贤能官员治理国家的赞赏,认为他具有经邦济世的能力,能够为国家带来福祉。然而,他也感叹世事如尘土般易逝,唯有像竹子一样坚韧的品质才能长久。诗的结尾,诗人以自然景象作结,祝愿友人在新的任上春风得意,自己则在离别后望着东流的三峡,心中充满期待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