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诗
南北朝 · 鲍照
虑涕拥心用,夜默发思机。
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
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江上凄海戾,汉曲惊朔霏。
发斑悟壮晚,物谢知岁微。
临宵嗟独对,抚赏怨情违。
踌躇空明月,惆怅徒深帷。
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
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江上凄海戾,汉曲惊朔霏。
发斑悟壮晚,物谢知岁微。
临宵嗟独对,抚赏怨情违。
踌躇空明月,惆怅徒深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虑涕:忧虑而流泪。拥心:心中充满。
夜默:夜晚寂静。
思机:思考的契机。
幽闺:深幽的闺房。
溢凉吹:充满凉爽的风。
闲庭:空旷的庭院。
清晖:清冷的月光。
紫兰:紫色的兰花。
已歇:已经凋谢。
青梧:青色的梧桐树。
叶方稀:叶子正变得稀少。
江上:江面上。
凄海戾:海鸟凄厉的叫声。
汉曲:汉水的弯曲处。
惊朔霏:被北风惊起的飞雪。
发斑:头发斑白。
悟壮晚:意识到壮年已晚。
物谢:万物凋谢。
知岁微:知道年岁已老。
临宵:面临长夜。
嗟独对:叹息独自面对。
抚赏:欣赏,此处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怨情违:怨恨情感与现实不符。
踌躇:徘徊不前。
空明月:明亮的月亮。
惆怅:伤感失意。
徒深帷:空有深沉的帷幕包围。
翻译
忧虑泪水泛滥心中,深夜静默引发思绪。幽深闺房溢出凉风,空旷庭院洒满清冷月光。
紫色兰花已然凋零,青绿梧桐叶也渐稀疏。
江面上传来凄凉的海鸟叫声,汉水曲岸被北风吹得惊起片片飞雪。
发现斑白的头发才醒悟已至晚年,万物凋谢方知年岁已暮。
面对长夜独自叹息,惋惜美好时光与心愿相违。
在明亮的月光下徘徊,深陷帷幕之中满是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之夜的寂静与凄凉氛围。开篇“虑涕拥心用,夜默发思机”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思绪万千的心境,而这种感受似乎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则是对室内外环境的描写,给人一种冷清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指的是秋天植物凋零的景象,其中“紫兰花已歇”暗示了夏日芬芳的紫兰花已经谢去,而“青梧叶方稀”则描绘了一种萧瑟之感。
“江上凄海戾,汉曲惊朔霏”中的“凄海戾”和“惊朔霏”都给人一种秋夜的萧索与荒凉感觉,而“发斑悟壮晚,物谢知岁微”则是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临宵嗟独对,抚赏怨情违。踌躇空明月,惆怅徒深帷”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对月发出的叹息和对往昔情感的追怀。这一部分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以及孤独寂寞情怀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