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五丈旌旗色,百层枌橑光。
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
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
功役隐不见,颂声存复扬。
权宜珍构绝,圣作宝图昌。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汤。
冢卿才顺美,多士赋成章。
价重三台俊,名超百郡良。
焉知掖垣下,陈力自迷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奕奕:轻盈的样子。朝未央:清晨未到皇宫中央。
霄极:极高之处。
视:遥望。
委曲:曲折。
汉京:长安。
周回:环绕。
秦塞:关塞。
泾渭:泾河和渭河。
岐梁:山名。
旌旗:旗帜。
枌橑:楼阁。
归马地:归马之处。
斗鸡场:竞技场。
金戺:金色门槛。
璧珰:玉璧。
由余:历史人物。
霸国:强国。
萧相:萧何。
权宜:权变。
圣作:圣明之作。
巢燧:古代先民。
禹汤:大禹和商汤。
冢卿:高级官员。
多士:众多士人。
三台俊:三公之才。
百郡良:百郡中的优秀人才。
掖垣:宫门。
陈力:尽力。
迷方:迷失方向。
翻译
轻盈的车辆驶来,清晨时分未到皇宫中央。未央宫高耸入云,途中遥望咸阳城。
曲折道路通向长安,环绕的关塞绵延无尽。
日光照耀泾渭交汇处,天空与山色映衬岐梁。
五丈高的旗帜色彩鲜艳,百层楼阁光彩夺目。
东边连接着归马之地,南边指向斗鸡竞技场。
晴朗山谷映照金色门槛,秋云间似藏有玉璧。
由余洞察强国之谋,萧何辅佐开创新王。
虽劳役繁重不易察觉,但赞歌流传不息。
权宜之计成就绝世建筑,圣明之作永载史册。
以德治国效仿巢父燧人,安居乐业遵循大禹汤法。
冢卿才华出众,众多士人创作篇章。
价值胜过三公之才,名声超越百郡贤良。
谁知在这禁苑之下,众人尽力却迷失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的景象,诗人站在大明朝堂上远眺终南山的美丽景色。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一句,以轻快的步调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生机。随后的“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则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勾勒出历史悠久的城市轮廓。
“五丈旌旗色,百层枌橑光”中的“旌旗”和“枌橑”都是古代建筑物的装饰,诗中用它们来形容辉煌的颜色和明亮的光线,展示了皇家宫殿的壮丽与恢宏。紧接着,“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进一步描绘出广阔的地理范围。
“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其中“晴壑”的清晰与“秋云”的朦胧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和谐、平衡的追求。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中,“霸国”、“兴王”都指代远古时期的国家与君主,这里用来表达对历史的尊崇和对未来繁荣昌盛的期待。
“功役隐不见,颂声存复扬”一句,用“功役”的消失和“颂声”的传承,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成就的缅怀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持续流传的愿望。紧接着,“权宜珍构绝,圣作宝图昌”则是对智慧与艺术创造的赞赏,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祝福。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汤”中的“巢燧”、“居安”都象征着平和与安全,而“法禹汤”则是古代圣王治国之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冢卿才顺美,多士赋成章”中,“冢卿”指的是有才能的人,“多士”则意味着人才济济,整句表彰了文人的才华和文学创作的盛况。最后,“价重三台俊,名超百郡良”一句,以“价重”、“名超”来形容诗人对当代才俊的高度评价。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人才、智慧和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