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赏析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唐 · 孟浩然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注释

蓟门:古代边关名。
铜柱:古代导航标志。
声弥远:名声传播很远。
投荒:被流放到荒僻之地。
聊倚望:暂且倚靠眺望。
携手:相伴同行。
白璧:比喻纯洁无瑕。
瑕玷:瑕疵。
青松:象征坚韧不屈。
岁寒:寒冬时节。
丞相阁:丞相官署。
使君滩:官员任职之地。
兴尽:游玩结束。
行路难:旅途艰辛。

翻译

蓟门位于北方的边缘,铜柱矗立在南方的尽头。
离开京城赴任之地,名声传播更远,流放到荒僻之地的法规尚未放宽。
我独自倚靠在这里眺望,无法与你一同享受欢乐。
洁白的美玉没有瑕疵,青松经受住严冬的考验。
府中的丞相官署,江上的使君滩边。
游玩尽兴后乘船返回,此刻才深深体会到前行之路的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萧瑟与孤独。"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表达了边关的遥远和险峻,"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则透露出守边将士们的心境,他们的声音传得很远,但对外族的法律还不宽容。"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而"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则是用以物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和年华的流逝。

最后两句"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表达了诗人登楼远眺后的感慨,认识到通往友人所在之地的道路是多么艰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