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叔信
宋 · 赵蕃
苔藓斑斑过雨廊,菱荷猎猎晚秋乡。
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
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
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
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
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苔藓:长在湿润处的绿色植物。斑斑:零星分布。
过雨:经过雨水洗礼。
廊:走廊。
菱荷:菱角和荷花。
猎猎:形容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
晚秋乡:秋天的傍晚。
庐山:中国名山,位于江西。
要:挽留。
元亮:陶渊明的字,著名隐士。
江夏:古地名,今湖北一带。
戴良:历史人物,有隐居之志。
酒:饮品。
诸豪:众多豪杰。
敌:匹敌。
诗: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
二妙:两位杰出诗人。
无长:没有特长,表示谦虚。
昔:过去。
何勇锐:何等勇敢。
今何怯:如今为何胆怯。
畅叙:尽情交谈。
深孤:深深的孤独。
咏:吟咏,作诗。
觞:古代的酒杯。
翻译
雨后廊檐苔藓密布,晚秋时节菱叶荷花开满塘。庐山似乎有意留住元亮这样的隐士,江夏之地怎能隐藏戴良这样的人才。
与豪杰饮酒,你足以匹敌,遇到诗中高手,我自愧不如。
昔日何等英勇,如今为何胆怯,借酒言欢,深感孤独,唯有诗篇与杯中物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何叔信》。诗人通过描绘雨后苔藓斑驳的廊檐和晚秋时节菱荷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意境。他以庐山之大比喻自己对元亮(陶渊明)般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现实的某种逃避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何叔信的敬仰,认为在酒席上遇见诸多豪杰,只有何叔信可以匹敌,而在诗歌创作上,即使是两位杰出的人物相遇,他也自谦没有超过何叔信的才华。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谦虚和对朋友的认可。
最后,诗人感慨过去的豪情壮志与现在的落寞心境形成对比,借饮酒赋诗来抒发孤独的情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