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渡京口江望金山寺赏析

渡京口江望金山寺

明 · 区大枢
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
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
潮声驱梵铎,海势涤嚣埃。
吼浪蛟龙息,寻巢鹘隼猜。
六朝悲散漫,万劫仰崔嵬。
击楫频年误,迷津此日开。
临观虽未暇,心赏已悠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京江,远眺金山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联“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以“宝筏”和“灵峰”起笔,赋予渡江与山峰以神圣之感,仿佛渡江之人能与神灵相接,而山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神秘。接下来的“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与金山寺塔的高耸入云,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辽阔与金山寺的雄伟,仿佛在波心构建了一座幻影般的蜃楼,增加了画面的奇幻色彩。“潮声驱梵铎,海势涤嚣埃”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宗教的氛围相结合,潮水的声音仿佛在驱赶着梵音,洗涤着世俗的尘埃,营造出一种超脱凡俗的意境。

“吼浪蛟龙息,寻巢鹘隼猜”通过蛟龙与鹘隼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即使是在波涛汹涌之时,这些生物也能够平静地生活。接下来的“六朝悲散漫,万劫仰崔嵬”则将历史的沧桑与金山寺的巍峨并置,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眼前景致的敬畏。

“击楫频年误,迷津此日开”引用了祖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错误选择的反思以及现在找到正确方向的喜悦。“临观虽未暇,心赏已悠哉”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即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味眼前的美景,但心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壮美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