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九月二十日同蒋颖叔从长干雨中登高座寺诗
宋 · 王安礼
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
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
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
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
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
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
安行凌太虚,旷朗观八荒。
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
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
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
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
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
安行凌太虚,旷朗观八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安礼在丙寅年九月二十日,与蒋颖叔一同从长干前往雨中登高座寺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描绘了旅行的起点,诗人驾车前往目的地,途经萧帝寺与成子冈。接着,“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描述了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茂密的草木遮蔽了道路,连绵的雨水打湿了衣物。诗人通过“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进一步展现了登山过程的艰难,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地衡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空寂。接下来,“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则借用了佛教故事,表达了对过去智慧与神秘力量的追忆。诗人在“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孤寂,风声似乎带来了某种哀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描绘了山川之间广阔无垠的景象,尽管诗人尽力观察,却仍感视野有限。最后,“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表达了旅途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对陪伴者的感激之情。诗人期待着清晨的到来,那时太阳会带来温暖与光明,“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在宁静的早晨,诗人得以自由地行走于天地间,远眺八方,感受宇宙的广阔与和谐。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思考,以及对旅途结束的期待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