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乔兆三观荷小照
清 · 戴亨
乔翁入山不入城,烟霞吞纳身骨轻。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乔翁的隐士,他远离尘嚣,遁入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乔翁在山中的自在生活,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乔翁入山不入城,烟霞吞纳身骨轻”,点明了乔翁的隐居生活,他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烟霞为伴,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自由。接着,“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进一步描绘了乔翁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成为了名山的主人,与山中的鱼樵为邻,过着与世隔绝却又充满生机的生活。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则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乔翁与世俗的差异,长安少年追求功名利禄,忙碌而疲惫,而乔翁却能在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尘世的烦恼。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表明了乔翁在山中隐居多年,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他的胸怀也因此变得更加宽广。接下来,“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表达了乔翁对自然之物的欣赏,并从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暗示了乔翁晚年的生活态度,他像濂溪一样,追求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将池塘描绘成芙蓉的姿态,象征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描绘了山中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水面倒映着娇美的姿态,樵夫的歌声和渔夫的歌唱在宴会上回荡,展现出一种和谐与自然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乔翁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