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道院
何人识紫气,无梦熟黄粱。
床拂如云石,帘飞似水霜。
不知寒漏永,消尽读经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居节的《宿道院》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解橐神仙宅”暗示了道院的超凡脱俗,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接下来的“青萝小洞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和隐秘,以青藤缠绕的小屋烘托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
“何人识紫气”暗指道家所说的吉祥之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道法自然、超脱世俗的理解。而“无梦熟黄粱”则借用了典故,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连梦境都变得单纯,没有世俗的纷扰,如同黄粱一梦般虚幻而美好。
“床拂如云石,帘飞似水霜”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床铺如云石般洁白,帘幕如水霜般轻盈,营造出一种清凉而洁净的氛围。最后,“不知寒漏永,消尽读经香”则写出诗人沉浸在阅读经书的时光中,不知不觉夜深,只有经书散发的香气还在悄然消散,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道院生活的深深沉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道院生活的超然与静谧,以及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寄托。
词语解释
洞房的意思:[释义](名)旧称新婚夫妇的房间。 [构成]偏正式:洞(房...
读经的意思:◎ 读经 dújīng[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寒漏的意思:(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青萝的意思:松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青萝嫋嫋挂烟树,白鷴处处聚沙堤。” 清 厉鹗 《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禅师方丈》诗:“烟中问路得樵叟,青萝一径穿頽垣。”...
如云的意思:(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神仙的意思:[释义](1) (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2) (名)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 (3) (名)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的人。 [构成]并列式:神+仙 [反义]凡人...
仙宅的意思:指仙人居处。 清 王士禄 《调笑令·云英》词:“心坚玉臼终须得,共践 玉峯 仙宅。”...
消尽的意思:(1).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听了这话,心里便暗暗的着实敬服这位先生,早把那盛气消尽。” 鲁迅 《彷徨·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云石的意思:(1).高耸入云的大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飘浮勃逢,敖曹云石滋。” 唐 杨敬述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远近风泉俱合杂,高低云石共参差。” 宋 潘阆 《夏日宿西禅院》诗:“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駮骆如锦,扣之片片,则蓊然云出。”...
紫气的意思:◎ 紫气 zǐqì[purple clouds] 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瑞样的征兆紫气舒其石。——唐· 李朝威《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