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石桥至塔头路赏析

游石桥至塔头路

宋 · 徐大受
招手晴云豁,妙高峰顶头。
竹舆摇午梦,茗椀唤春愁。
俎豆罗千嶂,虚空起一沤。
危栏闲徙倚,万象入冥搜。

拼音版原文

zhāoshǒuqíngyúnhuōmiàogāofēngdǐngtóu

zhúyáomèngmíngwǎnhuànchūnchóu

dòuluóqiānzhàngkōngōu

wēilánxiánwànxiàngmíngsōu

注释

招手:比喻天空晴朗,像人在挥手示意。
晴云:晴朗的云彩。
豁:开阔。
妙高峰:极美的山峰。
顶头:顶部。
竹舆:竹制的小车。
摇午梦:摇动午后的梦境。
茗碗:茶碗。
唤春愁:唤起春天的忧思。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皿。
罗千嶂:排列在层层山峦之间。
虚空:虚无的空间。
起一沤:像泡沫般升起。
危栏:高高的栏杆。
闲徙倚:悠闲地倚靠。
万象:万物。
冥搜:深入思考或探索。

翻译

晴空如挥手般展开,妙高峰尖映眼前。
竹制小车摇晃午睡梦,茶碗中泡出春天的思绪。
祭祀的器具排列在千重山峦间,虚空中仿佛升起一个泡沫。
倚靠在高栏边悠闲漫步,万物景象融入深沉的思索之中。

鉴赏

这首宋诗《游石桥至塔头路》是徐大受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游览石桥至塔头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招手晴云豁”以生动的手法写出天空如被招手般展开,云层清澈,阳光明媚。接着,“妙高峰顶头”点明了诗人所处的高峻山峰之巅,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

“竹舆摇午梦”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在午后的宁静中陷入梦境,流露出闲适与惬意。而“茗碗唤春愁”则暗示着品茗时,诗人内心涌上淡淡的春日思绪,愁绪与美景形成微妙的对比。

“俎豆罗千嶂”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山峦重叠,如同祭祀用的器具排列,壮观而有序。最后一句“虚空起一沤”则借用水面上泡沫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象的虚实交融,以及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危栏闲徙倚”写诗人倚靠在高栏杆上,悠闲地欣赏四周景色,体现出他的从容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万象入冥搜”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万物之中,进行深入的思索和感悟,将自然与内心世界紧密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