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闽僧怡山八咏
明 · 成鹫
野人独钓烟波外,眼中不识乾坤大。
岁晏扁舟入海云,舟中有客名痴卖。
相逢赠我袖中诗,品题八咏穷幽奇。
恍惚怡山与神契,欲去未去心先驰。
今年别我归长庆,春江送客风尘静。
迟我名山欲问程,寻君旧话先乘兴。
十朝绀殿今何如,月夜幽钟人定初。
丹荔流霞辨生熟,长松鹤唳遥相于。
中济归僧无去住,石湖烟雨时相遇。
门临乌石笑点头,碧涧泉声引归路。
此时此景非等閒,紧俏麻鞋远近山。
凭君报语山翁道,岭外顽牛老更顽。
岁晏扁舟入海云,舟中有客名痴卖。
相逢赠我袖中诗,品题八咏穷幽奇。
恍惚怡山与神契,欲去未去心先驰。
今年别我归长庆,春江送客风尘静。
迟我名山欲问程,寻君旧话先乘兴。
十朝绀殿今何如,月夜幽钟人定初。
丹荔流霞辨生熟,长松鹤唳遥相于。
中济归僧无去住,石湖烟雨时相遇。
门临乌石笑点头,碧涧泉声引归路。
此时此景非等閒,紧俏麻鞋远近山。
凭君报语山翁道,岭外顽牛老更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烟波浩渺的野外独自垂钓的情景,他眼中似乎已忘却了天地之大,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岁月静好,到了年末,他驾着小舟驶向海云深处,舟上有一位自称痴卖的客人。两人相逢,赠予彼此袖中的诗篇,探讨了八咏的幽奇之处,心灵仿佛与山水契合,思绪早已飞越。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描写山水之美,而是通过隐士和客人的对话,以及他们所分享的诗篇,间接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诗中提到的“八咏”,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吟咏自然景观的诗歌集,而“品题”则意味着对这些诗歌的品味与评价。通过“恍惚怡山与神契”的描述,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别后,闽僧怡山归至长庆,春风送客,风尘渐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期待着再次与友人相聚,探寻山中的道路,重温过去的对话。
最后,诗人以“岭外顽牛老更顽”结尾,既是对闽僧怡山性格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间接展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