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二)
宋 · 邓忠臣
秋日同文馆,朝晖淡淡光。
聚蚊喧败帐,飞蝠入雕梁。
香散青绫被,诗翻古锦囊。
群居有英彦,晤语兴何长。
聚蚊喧败帐,飞蝠入雕梁。
香散青绫被,诗翻古锦囊。
群居有英彦,晤语兴何长。
注释
秋日:秋季。同文馆:当时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朝晖:早晨的阳光。
淡淡光:微弱的光线。
聚蚊:聚集的蚊子。
喧败帐:在破旧帐子里发出嘈杂声。
飞蝠:飞翔的蝙蝠。
雕梁:装饰有雕刻的屋梁。
香散:香气飘散。
青绫被:青色绸缎被子。
诗翻:翻阅诗歌。
古锦囊:古代的锦囊,常用来装诗文。
群居:众人聚集。
英彦:杰出的人才。
晤语:交谈。
兴何长:交谈的兴致浓厚。
翻译
秋天在同文馆,早晨的阳光微弱而明亮。聚集的蚊子在破旧的帐子里发出嘈杂声,飞蝙蝠则闯进了雕花的屋梁。
香气从青色绸缎的被子中飘散,古诗在锦囊中翻阅。
众多才俊聚在一起,交谈的兴致多么浓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聚会的温馨场景。开篇“秋日同文馆,朝晖淡淡光”写出了在一个轻柔明朗的秋晨,与文人墨客共同在书院中的一种氛围。这里的“同文馆”指的是一起学习文学、交流诗文的地方,“朝晖淡淡光”则是对早晨阳光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舒缓的感觉。
接着“聚蚊喧败帐,飞蝠入雕梁”用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室内的景象。蚊子聚集在破旧的窗户边吵闹不休,蝇虫则穿梭于精美雕刻的屋梁之间。这两句通过对昆虫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环境交融的意境。
“香散青绫被,诗翻古锦囊”则转入室内的生活场景。这里描述的是一幅书卷和香气相伴的画面。“青绫被”可能是指有香料或香水洒在上面的床褥,而“诗翻古锦囊”则描写了主人翻阅着装裹于华丽锦囊中的古代诗篇,传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向往。
最后,“群居有英彦,晤语兴何长”表达了诗人对于集体生活中才智之士的赞美和对话语的无限遐想。这里的“英彦”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物,而“晤语兴何长”则是说在这样的集体中,愉快的谈笑常常会引发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之间交流与传承文化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情趣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