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逢源今春当赴省试以事失期乃督钱纲往行在且欲观母后回銮之庆作诗速其行
宋 · 王庭圭
去年秣马望行宫,飘然气若摩霄鸿。
不学提携百金剑,不倚能弯两石弓。
徒誇读书饱藜苋,笔阵欲敌千人锋。
要登月窟取官职,不使官出兜鍪中。
丈夫功名自有日,春闱已过落花风。
今当献计随群吏,到时万井欢声沸。
慈宁殿前催趁班,看君入贺鸣靴鼻。
不学提携百金剑,不倚能弯两石弓。
徒誇读书饱藜苋,笔阵欲敌千人锋。
要登月窟取官职,不使官出兜鍪中。
丈夫功名自有日,春闱已过落花风。
今当献计随群吏,到时万井欢声沸。
慈宁殿前催趁班,看君入贺鸣靴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省试的士子赵逢源的内心世界与行动轨迹,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士子的豪情壮志与对官场的向往。
首句“去年秣马望行宫”,以“秣马”比喻准备充分,表达了赵逢源去年就已经开始为这次赴试做足了准备,心中充满期待。接着,“飘然气若摩霄鸿”一句,用“摩霄鸿”比喻赵逢源的志向高远,如同翱翔于天际的大雁,形象地展现了他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气魄。
“不学提携百金剑,不倚能弯两石弓”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赵逢源不同于传统武将的追求,他不依赖武力,而是凭借智慧和文才。接下来,“徒誇读书饱藜苋,笔阵欲敌千人锋”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自信,即使生活艰苦,也能以笔为剑,对抗世间一切挑战。
“要登月窟取官职,不使官出兜鍪中”表达了赵逢源对官场的向往,希望能在朝廷中施展才华,而不是仅仅作为武将的配角。最后,“丈夫功名自有日,春闱已过落花风”一句,既是对赵逢源个人功名的肯定,也暗示了春天的考试已经过去,现在是收获的季节。
“今当献计随群吏,到时万井欢声沸”预示着赵逢源将与众多官员一同参与政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慈宁殿前催趁班,看君入贺鸣靴鼻”则描绘了赵逢源在慈宁殿前迎接母亲后回銮的盛况,预示着他即将迎来事业上的高峰。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赵逢源的个人抱负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反映了宋代士人普遍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