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十一)赏析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十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注释

六经:儒家经典。
天日月:比喻永恒、光明。
班以上:指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
踵武:追随足迹,比喻继承前人事业。
蔚宗辈:指范蔚宗等文学家。
宵寐:夜晚,形容刻苦努力。
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称。
遗集:遗留下来的作品集。
韩柳: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
枫落生:比喻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镌:雕刻,比喻深刻铭记。
疵:缺点,这里指值得深入研究之处。

翻译

儒家经典如同日月照耀,诸子百家犹如四季更迭。
历史著作自班固以来,语言独特,文章也别具一格。
踵武者如蔚宗等人,言辞既有文采又不失质朴。
小宋出版了新的唐代作品,却不知夜晚也在规划着新的目标。
他们以艺术手法传承李白杜甫,但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未免过于谦卑。
别人的遗作,看过一次后就不再去翻阅。
只有韩愈和柳宗元的作品,我愿反复品味,永不满足。
相比那些落叶般短暂的生命,我希望能留下这样的瑕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古典文学和诗歌传统的尊崇与自我文化地位的肯定之作。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鉴赏,展现了一种既自信又不失谦逊的学者态度。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一句,直接将儒家六经与自然界的运行相比较,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后面的“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则表明诗人对于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都持有一种超越常人的鉴赏能力。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这句,通过对先贤的追忆,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紧接着“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宋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的比较,以及对时下文学水平的一种不满。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中,李杜指的是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诗人通过自比于这两位大师,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造诣的自信以及对等待世人认可的豁达。

最后几句“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前人作品的熟稔和独到的鉴赏力,他能够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独辨精华,而对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作品则有着更深的品味和喜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示,通过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回顾与自我文学地位的肯定,展现了诗人既渴望得到世人的认可,又不失自信和独立鉴赏态度的复杂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