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燕台
明 · 孙承恩
九月燕台上,凭空眺望赊。
神都王气合,故国白云遮。
日落猿声急,风高雁影斜。
羁怀正无那,况复听悲笳。
神都王气合,故国白云遮。
日落猿声急,风高雁影斜。
羁怀正无那,况复听悲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燕台上远眺的情景,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首联“九月燕台上,凭空眺望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九月的秋风中,诗人独自站立在燕台上,向远方眺望,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情感。颔联“神都王气合,故国白云遮”则通过对比,将眼前的燕台与心中的神都(即北京)联系起来,用“王气合”形容京城的威严与气势,而“故国白云遮”则以白云象征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
颈联“日落猿声急,风高雁影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夕阳西下,猿猴哀鸣,显得格外凄凉;高风中,大雁南飞,身影倾斜,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漂泊感。尾联“羁怀正无那,况复听悲笳”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羁旅他乡的愁绪已经难以承受,更何况耳边还传来悲壮的胡笳声,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