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十四)赏析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十四)

南北朝 · 庾信
吉士长为吉,善人终日善。
大道忽云乖,生民随事蹇。
有情何可豁,忘怀固难遣。
麟穷季氏罝,虎振周王圈。
平生几种意,一旦冲风卷。

鉴赏

这首诗是庾信的《拟咏怀诗二十七首》中的第十四首,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诗中通过对比吉士和善人的品行,以及大道与世事之间矛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不能释怀。

首句“吉士长为吉,善人终日善”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美好境界,吉士和善人的品德如同永恒的光辉,不会因时间而改变。然而紧接着的“大道忽云乖,生民随事蹇”却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大道(即正确的道路)变得迷茫不明,而世人则在种种事情中徘徊不前。

“有情何可豁,忘怀固难遣”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释然,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排解。这种情感的沉重与纠结,是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所致。

接下来的“麟穷季氏罝,虎振周王圈”则是通过古代典故来强化前面的观点。麒麟(祥瑞之兽)困于网罝,猛虎受到笼络的描写,象征着即便是高贵和力量也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

最后,“平生几种意,一旦冲风卷”则是一种对比与转变。诗人一生的种种想法,在某个瞬间就像被狂风卷起一样消逝无踪。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破灭的描述,也反映了整个时代背景下的无常和动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情感在面对现实时的复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