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五泄
唐 · 贯休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注释
五泄:指五个瀑布,形容山水壮丽。江山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禅林:佛教禅宗修行的丛林。
奇:奇特,不寻常。
九年:指时间跨度,九年时间。
菜粥:以蔬菜煮成的稀饭,象征简朴生活。
此事:指僧人长期吃菜粥的事迹。
少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山响:山间回荡的声音。
僧担谷:僧人挑着谷物行走。
林香:树林中散发出的香气。
豹乳儿:豹子哺乳的幼崽,比喻珍贵或稀有的事物。
伊余:我,诗人自指。
头已白:头发已经变白,暗示年龄大。
不去:不再离开。
更何之:还能去哪里,表达对现状的感慨。
翻译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居住在深山寺庙中的僧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僧人的超然物外与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山寺庙的画面,“五泄”特指某一处风景独特之地,而“禅林”则暗示了僧人修行的环境,是一种精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九年吃菜粥, 此事少人知。”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的日常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九年的时间跨度,表明僧人对禅修的坚持和执着,而“此事少人知”则显示出一种隐逸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山响”、“林香”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里的“豹乳儿”形象,既表现了僧人与野兽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出僧人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的平和。
“我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诗尾处,诗人以“头已白”的自我叙述,传达了一种岁月悠长、时光荏苒的感慨。同时,“不去更何之”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接受与满足,是一种对生命境遇的顺应。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贯休在描述僧人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自然、禅修乃至生命本身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这不仅是一首描写僧人隐逸生活的诗,更是对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人生追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