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二)赏析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二)

明 · 张煌言
勾余霸气已成灰,转忆当年汉帜开。
王、谢声名原伯仲,温、刘事业总追陪。
自从化剑分丰狱,谁复调琴到夜台!戎马南方犹未息,故人空负炙鸡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题为《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二)》。诗人以勾践自比,表达对昔日抗清事业的回忆和感慨。他将自己的功业比作成灰,怀念起明朝旗帜初开的辉煌时期,暗示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自己未能挽回败局的遗憾。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东晋世家大族,“温、刘”则可能指温峤和刘琨,都是历史上有声望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与这些名臣事业相近,希望能够追随他们的足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诗人感叹自己已无法像化剑惩奸那样继续战斗,也无法如古人抚琴寄托哀思。

最后,诗人指出南方战事仍未平息,自己虽有故人的好意送来烤鸡,但这份友情显得徒劳,因为时局动荡,无法享受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往昔荣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壮志未酬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