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张天师草堂赏析

张天师草堂

唐 · 常建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拼音版原文

língyànqīngbàngsōnggēn

huāyàoràofāngzhàngquánfēizhìmén

yánliǎnggǎimínghūn

shēnyuèzànjiǎotíngcháoshǐtūn

xìnshìtiānrényōuyōuxuān

wànyìngmíngqìngzhūfēngjiēhún

suìdēngxiānyīnzuìtiánshēngzūn

shíjiékāishūyǎoyìngfēitiānyán

xīnhuà便biànyǐngjīngyānlèifán

ránxiāohànliáoluòkōngnánxuān

注释

灵溪:清澈的溪流。
清宇:清净的房屋。
枯松:干枯的老松树。
方丈:指寺庙中的小院。
瀑泉:瀑布的泉水。
四气:四季。
田生樽:田生,人名,此处指美酒。
玉书:道教中指秘籍或仙人的书信。
心化:心灵净化。
目精:目光。
寥落:空旷寂静。

翻译

在灵溪的宴会上,我坐在清静的屋旁,靠着枯老的松树根。
四周是盛开的花朵和药草环绕着方丈之地,瀑布的泉水直泻到门前。
四季的热气被封闭,山崖的明暗交替变换。
深夜月亮短暂地明亮,正午时分太阳开始升起。
这确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宁静幽深没有喧嚣。
万壑山谷回应着钟磬的声音,众多山峰仿佛连成一体。
于是我们攀登到了仙子谷,陶醉于田生的酒杯之中。
时节适宜打开玉书,隐约映照出仙人的言语。
心灵净化后,身影消失,目光也不再劳累。
忽然间,我与天空融为一体,空旷寂静,只有南轩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或高僧在灵溪宴清宇的境界。开篇“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宴指的是一种雅集或者安居的状态,而清宇则是高洁空旷的居所,旁倚枯松根则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枯松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超然物外。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更进一步描写了这个清宇周围的自然景观,花药即是花草的芳香,方丈则是一种佛教用语,指的是寺院中的禅房或僧人的居所。瀑泉飞至门,则展现了一幅山水相连、动静结合的画面。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写出了这个空间内外气候的变化,既有对比,也有和谐之美。这四句交织出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则是时间的流转,从夜晚到中午,月光与日光的交替,使得这个空间内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月亮时分显现出一种宁静与清冷,而日渐暖时,则是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直接点明,这个地方是仙人所居,其环境之幽深、生活之安静,已经超脱了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的“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万壑之声与诸峰相连,让人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统一。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此处可见诗人登上仙子谷后,因山谷中的美酒而沉醉,并在田野间品尝,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快乐与满足。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时节即时间节点,开玉书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知识或境界的揭示,而窅映飞天言,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交流。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和状态下内心世界的变化,无影即是无所挂碍,目精则是视觉上的清晰,而不累烦则是精神上的宁静。

最后,“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更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超越和飞扬,诗人仿佛随着云雾与星河相遇,成为空中楼阁上飘逸的仙者。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情怀,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仙境图景,其中对时间、空间、心灵的描写交织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