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
宋 · 洪咨夔
岸曲频移柂,巾攲独倚樯。
月分云外影,风进水边凉。
宿鸟树三匝,佳人天一方。
清斯缨可濯,谁为赋沧浪。
月分云外影,风进水边凉。
宿鸟树三匝,佳人天一方。
清斯缨可濯,谁为赋沧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岸曲:弯曲的岸边。频移柂:频繁调整船舵。
巾攲:头巾歪斜。
樯:桅杆。
月分云外影:月光穿透云层。
风进水边凉:微风带来水边的清凉。
宿鸟:过夜的鸟儿。
树三匝:环绕树三圈。
佳人:美丽的女子。
天一方:远方。
清斯:如此清澈。
缨:帽带。
濯:洗涤。
赋沧浪:赋诗描绘沧浪之水。
翻译
船行至弯曲的岸边,我独自倚着桅杆月光穿过云层洒下,微风吹过水面带来一丝凉意
夜鸟在树上盘旋三圈,远方的佳人似在天之一方
如此清澈的水,足以洗净我的帽带,但又有谁能与我共赋此境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水行》,描绘了舟行水上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岸曲频移柂”写出了船在弯曲的岸边不断调整方向,暗示着旅程的曲折;“巾攲独倚樯”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斜倚着船樯,显得有些寂寥。
接下来,“月分云外影”描绘了月光穿过云层洒在水面,形成清晰的倒影,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风进水边凉”则写出微风吹过,带来了水边的清凉,让人感到舒适。
“宿鸟树三匝”借宿鸟归巢,暗示时间已晚,而“佳人天一方”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使得整个画面带上了一丝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清斯缨可濯,谁为赋沧浪”,诗人感慨水之清澈,暗示自己如水般清白,期待有知音能理解他的志向,如同屈原在《楚辞·渔父》中所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