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漠北词(其二)赏析

漠北词(其二)

明 · 谢榛
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匈奴岁岁无争战,白马黄驼傍草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漠北草原的宁静景象。"委羽山横塞北天",展现出山势雄浑,横亘在北方天际,与边塞的辽阔相映生辉。"学飞雏雁夕阳边",则借雏雁的形象,寓意着生命的成长和对自由的向往,夕阳西下,增添了一种温暖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匈奴岁岁无争战",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和平,没有频繁的战事,这在古代边塞诗中是难得的安宁。"白马黄驼傍草眠",画面生动,白与黄的色彩对比鲜明,描绘出草原上动物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漠北草原的宁静与祥和。

整体来看,谢榛的《漠北词(其二)》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漠北边塞的和平画卷,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词语解释

白马的意思:(1).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方然 《白色花·报信者》:“我底白马哟!大风来了,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帝 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 而王,天下共击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乃东巡,登 衡岳 ,血白马以祭。” 南朝 ...

横塞的意思:(1).充塞,充满。《吕氏春秋·适音》:“夫音亦有适。太鉅则志荡,以荡听鉅,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 许维遹 集释引 王念孙 曰:“横犹充也。”《隋书·许善心传》:“横塞宇宙,旁凝 射 汾 , 轩 物重造, 姚 风再薰。”(2).堵塞,阻挡。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 河北 二十四郡无復忠臣,独有一 鲁公 奋袂而起,椎牛歃血,号召连结,以横塞贼衝,是其声望岂渺小哉!”...

马黄的意思:见“ 马蟥 ”。...

塞北的意思:指 长城 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后汉书·袁安传》:“北单于为 耿夔 所破,遁走 乌孙 ,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属。” 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诗:“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隋 江总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江 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万斛之舡。” 宋 刘过 《清平乐》词:“新来塞北,传到真消息:赤地居民无一粒,更五单于争立。”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雁去雁来空塞北,花开花落自 江 南。”...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匈奴的意思:◎ 匈奴 Xiōngnú[Hsiung-Nu;Hun] 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 [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 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羽山的意思:山名。 舜 杀 鲧 之处。《书·舜典》:“殛 鯀 于 羽山 。”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海民於 羽山 之中,修立 鯀 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矣。”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休念我殛 羽山 鯀 罪几希;且看你辅 重华 禹 功多少。”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大家终于知道 鲧大人 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 羽山 去了。”...

争战的意思:◎ 争战 zhēngzhàn[fight] 战争;打仗长期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