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曲阜道中赏析

曲阜道中

明 · 庄昶
岐路周回午日光,万丛红枣万家桑。
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
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曲阜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走在曲阜乡间小路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儒家文化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岐路周回午日光”,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在正午的日光下显得尤为明亮,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多歧和复杂。接着“万丛红枣万家桑”一句,通过丰富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红枣与桑树的并置,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农耕文明的繁荣。

“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白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知识的不懈探索,而“入圣乡”则表达了对儒家圣贤的景仰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追求的重视。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这两句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思考。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传统与智慧,而“宫墙”则可能暗指权力与物质的象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诗人借用水源的追寻,表达了对儒家文化根源的探索和对传承的渴望。洙泗河是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无穷一?长”则表达了对儒家文化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文化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