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其二)赏析

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其二)

宋末元初 · 仇远
上人家海上,喜从名山游。
昔闻三茅君,隐在千峰头。
霜寒草木瘦,岁晚泉石幽。
不见梁丘伯,使我心悠悠。

注释

上人家海上:海边的人家。
喜:喜欢。
名山:著名的山川。
昔闻:过去听说。
三茅君:传说中的仙人。
千峰头:众多山峰的顶部。
霜寒:秋霜寒冷。
草木瘦:草木枯瘦。
岁晚:年末。
泉石幽:泉水和石头显得幽静。
梁丘伯: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隐士。
使我心悠悠:让我心生感慨。

翻译

我来到海边人家,对游览名山充满喜悦。
过去听说三茅君,隐居在众多山峰之巅。
秋霜使草木凋零,时近年末山泉岩石更显幽深。
未能见到梁丘伯,令我心中思绪万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高人的怀念。开篇"上人家海上,喜从名山游"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赏玩名山大川的喜悦之情。接着"昔闻三茅君,隐在千峰头"提及了历史上的隐逸者,如同诗人心中的理想。

"霜寒草木瘦,岁晚泉石幽"则是对秋末景色的描写,草木因霜露而枯萎,泉水和石头在岁末显得格外清幽,这些都是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呈现出的宁静与孤寂。

最后"不见梁丘伯,使我心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亲眼见到那些隐逸者的遗憾和对往昔的怀念。梁丘伯可能是诗人心中的另一个隐逸理想,这种无法实现的见面,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迷离和悠长。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