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东平州途中遇雨复晴赏析

东平州途中遇雨复晴

明 · 郭之奇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
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
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
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
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
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平州途中,遭遇风雨交加的天气变化,以及雨后晴朗景象的细腻感受。

首句“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以强烈的动态感开篇,描述了从南方吹来的疾风,使得云彩在空中飘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风雨来临前的景象。

接着,“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两句,通过“惊沙”和“昏冉”两个词,描绘了风沙弥漫、视线模糊的情景,同时“乱征裳”则暗示了行旅的不便与艰辛。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中,“殷其山起震”可能是指山间雷声隆隆,预示着暴雨将至;“霢霂微雨瀼”则描绘了细雨绵绵,地面湿润的景象。

“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两句,转而描写雨后田野的生机勃勃,百亩田地中的麦穗翻动,千篱之间麻桑茂盛,展现出雨后的丰收景象。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枫林变得更加深绿,柳叶则染上了新黄,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色。

“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表达了行人在风雨中的疲惫与无奈,但雨后的清新空气却能洗涤内心的烦躁。

最后,“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渴望,希望炎热的天气能够得到缓解,同时也对负责夏天的天神表达了疑问,为何不赐予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则是诗人身处汶水之上,阳光已经照耀大地,象征着希望与温暖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风雨到晴朗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诗人在这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力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