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婺州纯老
宋 · 苏辙
桃花汴水半河流,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报朝中言啧乱,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请君重赋沈公楼。
倦报朝中言啧乱,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请君重赋沈公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桃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美好。汴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流经开封。
言啧乱:纷乱的言论,形容朝廷议论嘈杂。
淮上:淮河两岸,地理位置。
橹咿呦:船桨摇动发出的声音。
答策:应试对答,科举考试。
为邦:治理国家。
贤守:贤能的地方长官。
沈公楼:可能是某位官员或名人的府邸,代指东阳的名胜。
翻译
桃花盛开,汴水河中波光粼粼,已是南行船只的起点。厌倦了朝廷中的纷扰言论,欣喜听到淮河上船桨轻摇的声音。
平日里答题从不偏离正道,这次出仕将使国家学问更加兴盛。
自古以来,东阳这个地方贤能官员众多,希望您能再次为沈公楼赋诗赞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钱纯老赴任婺州(今浙江金华)所作的送别诗。诗人以桃花盛开的汴水为背景,描绘了友人南行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
首句“桃花汴水半河流”,通过春天的桃花和汴水,渲染出离别的季节氛围,暗示了友人旅程的开始。次句“已作南行第一舟”直接点明友人启程,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第三句“倦报朝中言啧乱”,诗人寓言朝廷纷扰,暗示友人离开京城可以避开是非,表达对友人远离官场纷争的欣慰。第四句“喜闻淮上橹咿呦”,则以淮河上的摇橹声,寄托了对友人一路顺风的祝福。
第五、六句“平时答策词无枉,此去为邦学更优”,赞美友人在学问上的才华,相信他在新的地方能有更好的发展和贡献。最后两句“自古东阳足贤守,请君重赋沈公楼”,以东阳历史上贤能的地方官员为榜样,鼓励友人像他们一样做出卓越的成绩,并希望他能在婺州写下新的篇章,再次提及沈公楼,可能是当地名胜,期待友人能留下佳作。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