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君时恭山居韵四首(其一)
明 · 黄仲昭
春入池塘草色新,吟边鱼鸟觉情亲。
雨馀涧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
雨馀涧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池塘边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春入池塘草色新”,开篇即点明季节更替,春意盎然,池塘边的草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绿意盎然,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吟边鱼鸟觉情亲”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生物置于同一情感维度,通过“觉情亲”这一表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雨馀涧水流花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色。雨水过后,山涧中的水流更加清澈,仿佛带着花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丽。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听觉上的悦耳,仿佛能听到水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的和谐乐章。
最后一句“恍惚桃源洞里人”,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找心灵归宿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满足。这种恍惚之感,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生活的美好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