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番歌
清 · 柯培元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贱如土。
强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归化勤躬耕,荒埔将垦唐人争。
唐人争去饿且死,翻悔不如从前生。
传闻城中贤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
啁啾?格无人通,言不分明画以手。
诉未终,官若聋。
窃窥堂,有怒容。
堂上怒,呼杖具。
杖毕垂头听官谕,嗟尔番,尔何言,尔与唐人皆赤子,让耕让畔胡弗闻。
吁嗟乎,生番杀人汉奸诱,熟番独被唐人丑,为父母者虑其后。
强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归化勤躬耕,荒埔将垦唐人争。
唐人争去饿且死,翻悔不如从前生。
传闻城中贤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
啁啾?格无人通,言不分明画以手。
诉未终,官若聋。
窃窥堂,有怒容。
堂上怒,呼杖具。
杖毕垂头听官谕,嗟尔番,尔何言,尔与唐人皆赤子,让耕让畔胡弗闻。
吁嗟乎,生番杀人汉奸诱,熟番独被唐人丑,为父母者虑其后。
鉴赏
这首《熟番歌》由清代诗人柯培元所作,通过描绘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诗中首先以“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贱如土”开篇,对比了生番和熟番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前者被视为野蛮而可怕,后者则被视为低贱而易受欺侮。接着,“强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一句,揭示了社会中强者对弱者的恐惧与欺压,暗示了人心的堕落与不古。
随后,诗人描述了熟番归化后努力耕种,却因唐人的争夺而陷入困境,甚至有人后悔当初选择归化。这种境遇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诗中还提到了“城中贤父母”的角色,他们试图解决纠纷,但最终未能有效沟通,导致局面更加混乱。这一部分展现了官府处理问题时的无能与冷漠,以及语言障碍带来的误解。
最后,“生番杀人汉奸诱,熟番独被唐人丑,为父母者虑其后”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阴暗面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未来,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整体而言,《熟番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对人性、社会关系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