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庞安常先生
宋 · 张耒
德公本自隐襄阳,治病翻成客满堂。
懒把穷通求日者,试将多病问医王。
一丸五色宁无药,两部千金合有方。
他日倾河如石鼓,著书犹愿记柴桑。
懒把穷通求日者,试将多病问医王。
一丸五色宁无药,两部千金合有方。
他日倾河如石鼓,著书犹愿记柴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德公:指德行高尚的人。隐:隐居。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
治病:行医救人。
满堂:形容人多。
懒把:不愿意。
穷通:困厄与显达。
日者:占卜者。
医王:医术非常高明的人。
一丸:一颗药丸。
五色:形容药丸色彩丰富。
宁无药:难道没有良药。
两部:两种方法或两份处方。
千金:极言珍贵。
他日:将来有一天。
倾河:形容名声大噪。
石鼓:古代乐器,此处比喻名声响亮。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陶渊明曾在此居住。
翻译
德公本来在襄阳隐居,却因医术高明而门庭若市。他不愿每日追求名利,而是拿自己的疾病向医术高超的医王请教。
即使是一颗五彩斑斓的药丸,也未必没有良药,他的医术价值千金,自有其独特配方。
将来哪怕名声大噪如黄河石鼓,他还希望能记下在柴桑的生活和医学心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襄阳的德高望重之人,身处客中却不忘治理疾病。诗人表达了对日常求索的人生态度的淡然,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健康的渴望和对医药知识的探究。通过“一丸五色宁无药,两部千金合有方”可见诗人对于医疗之道既有追求又持审慎态度。
最后两句“他日倾河如石鼓,著书犹愿记柴桑”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文学创作的热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医学知识及文学创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