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少保(其二)
宋 · 刘过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注释
儒冠:儒家的帽子,这里指代儒家的学问和科举制度。依稀:模糊不清,隐约。
老更侵:岁月更加侵蚀(衰老)。
科名:科举考试的名次或资格。
岐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抉择。
一生心:一生的心血和追求。
亡猿木:比喻失去自由或才华不再的自己。
钟鼎志:追求显赫地位和名声的心愿。
山林:隐居的地方,象征远离尘世。
翻译
早就被儒家的学问耽误了,岁月模糊中仿佛更加苍老。为了科举功名,我流下了多少泪水,一生的道路上满是歧途与抉择。
我惋惜自己如同失去的猿猴,失去了在森林中的自由,无人怜悯我的才华。
假如没有追求功名的心,何处才能找到像山林一样宁静的生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上周少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郁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期盲目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以及对时间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儒冠"指的是士大夫的帽子,代表着读书仕途;"依稀老更侵"则是说时间像潮水一样,不断地侵蚀着人的生命。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考试得失带来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朋友和亲情的深厚思念。"科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数行泪"说明每次考试都伴随着泪水;"岐路一生心"则是说在人生的岔路口,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哀叹,以及对那些得以施展才能的人的羡慕。"亡猿木"比喻自己的才华已失;"跃冶金"则是说别人如同跳跃在金光灿烂的舞台上,得到众人的赞赏。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钟鼎"象征着官职和权力;"无钟鼎志"说明诗人已经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何地可山林"则是说在哪个地方才能找到那份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