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北亭
唐 · 张说
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
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
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
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务:人们的事务。南亭:南边的亭子。
风烟:雾气或炊烟。
北院:北边的庭院。
山花:山中的野花。
径路:小路。
池水:池塘的水。
藤萝:一种蔓生植物。
萍散:浮萍散开。
鱼时跃:鱼儿偶尔跳跃。
林幽:树林幽深。
鸟任歌:鸟儿随意鸣唱。
悠然:悠闲的样子。
白云意:对白云的向往。
乘兴:乘着兴趣。
琴:古琴。
翻译
人们大多在南亭忙碌,北院却常常笼罩在风烟之中。山间的野花繁多,铺满了小径,池塘水面轻轻摇曳着藤萝的倒影。
水面上浮萍散开,鱼儿偶尔跃出,林中深处鸟儿自由自在地歌唱。
我心向往悠闲,乘着兴致,怀抱古琴走过这如诗如画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开篇“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两句,通过对比南亭与北院的人群和氛围,表现出诗人偏好的独处环境,北院的幽深与静谧显然更能吸引诗人的心。
接着,“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进一步描绘了北院的自然美景。山花不仅美化了小路,而且也让路径变得模糊不清,这种迷离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而“池水拂藤萝”则形象地展示了水与植物之间的亲密接触,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两句,则通过动态的生命活动,如跳跃的鱼和歌唱的小鸟,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诗人的喜悦心情。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跳跃,小鸟在树林中随意歌唱,都传递出一种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的情感。
最后,“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诗人沉浸于悠扬的白云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乘兴抱琴过”,则是说在这种境界下,诗人随兴致而起,带着琴通过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音乐和旅行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