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将泛海入中华作赏析

将泛海入中华作

清 · 洪繻
飙轮发出东瀛东,台湾水与吴淞通。
五岳三山禽庆志,五湖四海范蠡风。
久闭岛上如樊笼,山水瑟瑟无欢悰。
有树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见秦鞭红。
欲向方壶觅员峤,奈无黄平、乏赤松。
放棹沧溟游万里,此行或遇东王公。
中原今已霸图空,龙蟠虎踞空匆匆。
碧水千回留古迹,青山一发馀高踪。
我从世外追温伯,有目不送南飞鸿。
拌以双屐踏万里,一蹑岱顶登高嵩。
昂头缈缈白云峰,手撷仙人青芙蓉。
归来袖里乾坤大,游筇且化葛陂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海入中华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飙轮发出东瀛东,台湾水与吴淞通”,以“飙轮”比喻快速的船只,形象地描绘出船只穿越台湾海峡,连接吴淞口的壮阔场景。接着“五岳三山禽庆志,五湖四海范蠡风”,通过引用古代历史人物范蠡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诗人追求理想和志向的决心。

“久闭岛上如樊笼,山水瑟瑟无欢悰”两句,诗人借景抒情,用“樊笼”比喻被束缚的岛屿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有树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见秦鞭红”,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树木和石头的形象,分别象征着湘君的悲凉和秦朝的残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性悲欢的深刻洞察。

“欲向方壶觅员峤,奈无黄平、乏赤松”,诗人表达了对仙境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叹现实的无奈。“放棹沧溟游万里,此行或遇东王公”,诗人想象自己在大海中航行,或许能遇到传说中的神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中原今已霸图空,龙蟠虎踞空匆匆”,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昔日的霸业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更迭的深沉思考。“碧水千回留古迹,青山一发馀高踪”,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永恒,与历史的短暂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时间的力量。

“我从世外追温伯,有目不送南飞鸿”,诗人自比为追求理想的隐士,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拌以双屐踏万里,一蹑岱顶登高嵩”,诗人决心踏上远行之路,追寻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昂头缈缈白云峰,手撷仙人青芙蓉”,在崇高的山峰上,诗人仿佛与仙人共舞,体验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归来袖里乾坤大,游筇且化葛陂龙”,诗人归来的那一刻,心中装满了宇宙的广阔,手中的竹杖仿佛化作了葛陂龙,象征着诗人完成了心灵的升华和自我超越。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