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
坚冰生绿潭,又客三千里。
兆梦唯颜色,悬情乃文史。
涤耳贵清言,披欢迟玉趾。
秦城疑旧庐,伫立问焉如。
稚子跪而说,还山将隐居。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
迹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
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
骞飞久超绝,蹇足空踌躇。
犹有昔时意,望君当照车。
驱车当六国,何以须潜默。
圣主常徵贤,群公每举德。
此时方独往,身志将何欲。
愿谢山中人,回车首归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摇:吹动。
江汜:江边。
坚冰:坚硬的冰。
兆梦:预示吉凶的梦境。
颜色:脸色。
涤耳:倾听。
玉趾:尊贵者的脚步。
秦城: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故乡。
稚子:小孩。
石门:山中的石门。
高韵:高雅的韵律。
回车:掉转车头。
翻译
春风吹动杂树,离别的话语在江边响起。坚硬的冰层覆盖着绿色的深潭,我又将踏上三千里的旅程。
预示吉凶的梦境只有脸色的变化,心中的挂念在于文史之间。
倾听清谈珍贵,期待你的到来却迟迟未至。
秦城仿佛旧日居所,我站立询问,不知如何是好。
孩童跪下诉说,我打算回归山林,过隐居生活。
竹林幽深,松屋清静,远离尘世的纷扰。
生活虽然偏远,但事情轻松愉快,内心充满乐趣。
石门回荡着高雅的韵律,草堂新添了书写的内容。
长久飞翔已超越常规,如今步履艰难,只能空自徘徊。
心中仍有昔日的情怀,期盼你能照亮我的道路。
驾车穿越六国之地,为何要隐藏才华呢?
圣明的君主常征召贤才,群臣也常常推崇美德。
在这个时候独自前行,我的心志又将追求什么?
我希望能告别山中生活,回头踏上归途。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逸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精神自由之追求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开篇“春风摇杂树,言别还江汜”两句,以春风作为引子,描绘了春日别离之情。接着“坚冰生绿潭,又客三千里”则转换了场景,将时间推移到初夏,水潭解冻,诗人又一次踏上了远行的旅途。
中间部分“兆梦唯颜色,悬情乃文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怀。“涤耳贵清言,披欢迟玉趾”则是对纯净语言和高洁情操的追求。
随后“秦城疑旧庐,伫立问焉如”写出了诗人对于古老遗迹的好奇与探究,而“稚子跪而说,還山将隐居”则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图景,并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尾段“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迹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写出了山中居所的幽静与心灵的宁静。“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则表明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的意愿。
最后,“骞飞久超绝,蹇足空踌躇。犹有昔时意,望君当照车。”等几句,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与对往日友情的留恋。而“驱车当六国,何以须潜默”则是在探讨隐逸之道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入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