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虚洞
宋 · 无名氏
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拼音版原文
□□□□□□□,□□
□□□□□□□,□
□□□□□□□,□□□□
注释
灌溉工:指负责开凿和维护水道的人。古洞:年代久远的洞穴。
□蔽:隐蔽。
碧池:清澈的池塘。
□□□□□□□:此处原文有缺失,可能是形容词或短语。
波:水波。
霜:比喻水波的晶莹。
窗:窗户。
月:月亮。
寒光:寒冷的光芒。
代是:历来如此,自古以来。
翻译
灌溉工人开凿了古老的洞穴,洞口隐蔽在青翠的池塘边。泉水涌出,洗涤着石壁,泛起的涟漪仿佛霜花般晶莹。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洞内,带来一丝冷冽的光芒。
这个神秘的洞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中的秘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荒废的古洞之景象。首句"灌溉工兴古洞荒",通过对古洞周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股清泉涌出的生机与古老遗迹之间的对比。"洞门□蔽碧池傍"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幽静而又不为人知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水波、霜雪等自然元素的刻画,增添了一份冷清与萧索。然而,由于字迹模糊,不得而知其深意所在。
末两句"□窗□月□寒光"和"□□□□代是□"似乎在描绘洞内的夜景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但具体内容因字迹不清而难以解读。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与寂寞之境的独特情感和深刻领悟。尽管部分内容不甚明了,但依旧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这片古老而又荒凉之地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