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玉虚岩赏析

游玉虚岩

明 · 袁宏道
一壁绣烟霜,石老??露。
蜕骨留空岩,青山也仙去。
或纤削而清,或高古而怒。
瘦过必成妍,喜极多由怖。
咽者为奔白,沽者为杉树。
种种出天成,幽奇互遭遇。
翘首告仙真,此地好流寓。
未必三神山,有此奇绝处。

鉴赏

这首《游玉虚岩》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玉虚岩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对仙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玉虚岩的奇特风貌。

首句“一壁绣烟霜”,以“绣”字形容烟霜的细腻与美丽,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接着,“石老??露”描绘了岩石在岁月的洗礼下,表面布满了露珠,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湿润感。

“蜕骨留空岩,青山也仙去。”这两句通过“蜕骨”这一形象,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以及仙人可能曾经在此留下痕迹,赋予了岩石与青山以超凡脱俗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或纤削而清,或高古而怒”,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玉虚岩地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既有纤细清秀的一面,也有高远古朴甚至略显狂放的景象。

“瘦过必成妍,喜极多由怖。”这两句表达了自然景观的两面性,瘦峭之处往往展现出独特的美感,而极度的喜悦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恐惧或不安。

“咽者为奔白,沽者为杉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流比作奔跑的白鹿,将杉树比作被砍伐的树木,生动地描绘了水与树在自然中的动态美。

“种种出天成,幽奇互遭遇。”这两句总结了玉虚岩的自然景观,强调了它们的天成之美和多样性,无论是幽静还是奇异,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翘首告仙真,此地好流寓。”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地方流连忘返。“未必三神山,有此奇绝处。”则以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即便是传说中的三神山,也无法比拟玉虚岩的奇绝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玉虚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