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
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
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
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
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
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
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
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
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
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
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
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
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
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
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
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
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
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
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
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李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服用补药壮阳观点的批判与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指出社会上普遍认为服用补药可以增强身体机能,特别是壮阳效果。接着诗人提出质疑:“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认为人体的自然状态并无亏损,过度依赖药物反而可能损害健康。他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短暂,应顺应自然规律,享受平凡生活的美好:“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诗人通过对比田野间的父老与追求补药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强调了自然与简单生活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长寿并非依赖于金丹等神秘药物,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提到自己曾因被贬谪而经常听到贵族人士因服用金丹而去世的消息。他描述了那些依赖金丹的人最终遭受的痛苦:“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
诗人通过这一段描述,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过分依赖药物的人们最终走向衰败的结局。他警告说,依赖药物追求声色之乐,如同养虎为患,最终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
在这部分,诗人主张了一种更为自然、平和的生活方式,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以及通过读书、写作等文化活动来丰富内心世界。他批评了过度依赖药物和放纵声色的行为,并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基于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人性的洞察。诗人希望以此诗作为警示,提醒世人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长生不老,而应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