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涧
宋 · 李兼
去郭无多地,肩舆又独来。
青山随路转,老树挟溪回。
映水深宜竹,皑林早见梅。
颇思倾白酒,适意卧青苔。
青山随路转,老树挟溪回。
映水深宜竹,皑林早见梅。
颇思倾白酒,适意卧青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郭:离开城区。无多地:没有多远。
肩舆:轿子。
独来:独自前来。
青山:青山。
随路转:随着道路弯曲。
老树:老树。
挟溪回:夹杂着溪流回环。
映水:倒映在水中。
深宜竹:竹林显得幽深。
皑林:皑皑树林。
早见梅:早早地看见梅花。
颇思:非常想。
倾白酒:喝一杯清酒。
适意:惬意。
卧青苔:躺在青苔上。
翻译
离开城区没有多远的地方,我独自乘坐轿子前来。山路弯曲,青山随着道路转,老树夹杂着溪流回环。
倒映在水中的竹林显得幽深,皑皑树林中早早地就看见了梅花。
我非常想喝一杯清酒,随意躺在青苔上享受这份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独自前往郭外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融入之情。"去郭无多地,肩舆又独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孤独行走的情境,但这种孤独并未带给诗人任何寂寞之感,反而是诗人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独处时光。
"青山随路转,老树挟溪回",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一个生动的画面。这里的“青山”和“老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是时间流逝、生命持续的隐喻。
"映水深宜竹,皑林早见梅",诗人对竹与梅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竹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谦逊,而梅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代表高洁孤傲的花朵。这两句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颇思倾白酒,适意卧青苔",在这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这里的“倾白酒”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也象征着一种放松心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而“卧青苔”,则是诗人完全放松身心,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