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颐师见过
宋 · 周文璞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简朴的生活场景。首句“云卷道者方昼睡”,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出道者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境。僧人来访,诗人并未因世俗打扰而惊醒,反而显得随和,“有僧奚为入桑杞”表达出对意外访客的好奇。
接着,诗人与僧人深入探讨儒家和佛教的教义,“共谈儒流佛宗旨”,显示出他们对精神追求的共同兴趣。然而,诗人认为两家思想在当时已有些颓靡,需要有人振作唤醒,“吹而飏之谁为起”。
在这样的交谈中,诗人享受着朴素的生活乐趣,烹煮寒灰煨芋,唤童买米,自炊自食,感叹世间贫穷无人能及。“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嘲。
最后,诗人感激这位来访的朋友,“殷勤相觅有吾子”,并以一首七言诗作为答谢,诗中提到“往供天嫔泣山鬼”,可能暗含对友人精神支持的感激,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琐事,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