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过僧庐取残经数帙北轩作歌见嘲盖故甚其辞激余使有言尔然故有感于余心者作诗答之
清 · 姚范
君不见《首楞严经》藏龙宫,龙胜默诵迦维通。
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
梁闲巧夺永和书,酒醒惊诧萧生谩。
呜呼窃钩者诛窃国王,后世师之成律贯。
壑前藏舟夜半移,上下千年可三叹。
我今衰驽似田光,忽忽颇效鼠衔姜。
梦中时有千里志,不知臣精已销忘。
挟荚游博两何事,臧谷一笑皆亡羊。
吁嗟乎!八亿四千万卷西方经,大海一滴存奇零。
隋家志乘开元录,迄今亦复同飘萤。
何人薪尽续余爧,竺兰僧肇俱冥冥。
尝闻葱岭传经日,滴血为书骨为笔。
慈航东下白马来,累译通之代增益。
堂上读书轮扁讥,古人已死空余迹。
西来大意况如何,电光石火惊心疾,残帙区区类木佛,烧取舍利宁获一。
灰心结伴哑羊僧,共向嵩南师面壁。
朝来展诵君新诗,运斤妙契郢人质。
好手偷来狐白裘,尝俊吾从杼山律。
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
梁闲巧夺永和书,酒醒惊诧萧生谩。
呜呼窃钩者诛窃国王,后世师之成律贯。
壑前藏舟夜半移,上下千年可三叹。
我今衰驽似田光,忽忽颇效鼠衔姜。
梦中时有千里志,不知臣精已销忘。
挟荚游博两何事,臧谷一笑皆亡羊。
吁嗟乎!八亿四千万卷西方经,大海一滴存奇零。
隋家志乘开元录,迄今亦复同飘萤。
何人薪尽续余爧,竺兰僧肇俱冥冥。
尝闻葱岭传经日,滴血为书骨为笔。
慈航东下白马来,累译通之代增益。
堂上读书轮扁讥,古人已死空余迹。
西来大意况如何,电光石火惊心疾,残帙区区类木佛,烧取舍利宁获一。
灰心结伴哑羊僧,共向嵩南师面壁。
朝来展诵君新诗,运斤妙契郢人质。
好手偷来狐白裘,尝俊吾从杼山律。
鉴赏
这首清代姚范的诗以《首楞严经》开篇,借典故展现佛法深奥,暗示佛法如龙藏宝,非寻常人所能领悟。接着提到唐代皇帝唐太宗对书法的热爱,与梁间巧匠的技艺相提并论,暗指经书的珍贵。诗人感慨世间盗贼与帝王对待学问的不同态度,又以“壑前藏舟”比喻佛法流传的不易。
诗人自比衰朽,虽有壮志,却已忘却精进,感叹自己如田光般老迈,无法再像从前那样专注研读。他批评世人沉迷于赌博,忽视了佛法的真谛,同时也对经书的流失表示痛惜,认为如大海一滴的经书在世间已寥寥无几。
诗中提到葱岭传经的艰辛,以及翻译者的付出,但又指出即使如此,佛法的大义仍难以完全传达。诗人借用“堂上读书”的典故,批评世人未能真正理解古人的智慧,而佛法的精髓犹如木佛,被忽视或遗忘。最后,诗人赞赏朋友的新诗,认为其才华如同偷来的狐白裘,而他自己则希望能向禅修者学习,静心修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佛法衰落和经书流失的忧虑,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