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韵四首(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青琐当年聚玉珂,侍臣待漏意如何。
建章日暖莺花早,太液春深烟雨多。
是处垂青连上苑,一番新绿蘸恩波。
无端遍地伤心色,化作樽前懊恼歌。
建章日暖莺花早,太液春深烟雨多。
是处垂青连上苑,一番新绿蘸恩波。
无端遍地伤心色,化作樽前懊恼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柳树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首句“青琐当年聚玉珂”,以“青琐”象征皇宫的华美,暗喻昔日繁华,而“玉珂”则借指贵族的马饰,暗示着那些曾经在宫廷中显赫的人物。这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景象,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侍臣待漏意如何”,将镜头转向宫中侍臣,他们等待上朝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反映了权力更迭中的复杂心态。
“建章日暖莺花早,太液春深烟雨多”,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一句则展示了深秋或初冬的烟雨迷蒙,通过季节的转换,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与人事的变迁。
“是处垂青连上苑,一番新绿蘸恩波”,这里描述了绿色的蔓延,不仅指自然界的生长,也隐喻着恩泽的扩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最后,“无端遍地伤心色,化作樽前懊恼歌”,诗人感叹于自然景色虽美,却难以掩盖内心的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反思,通过酒樽前的歌声,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柳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政治、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多重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