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赏析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

宋 · 苏轼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翻译

清风在水面嬉戏,月儿挂在山头,夜晚,隐士独自走过吴王岘。
黄州的鼓角声也富有感情,它不辞辛劳地送我南下,行程遥远。
在江南又听见出征的歌曲,伴着江水声,显得凄凉而激昂。
谁说天下声音都一样,因我而生变化,仿佛鼍龙愤怒,龙王忧愁。
我记得江边那株枯萎的柳树,虽然未死,但与我重逢,仿佛旧识。
将来某一天,当我乘船逆江而上,这曲子会再次响起,为我送行。

注释

清风:微风。
弄:嬉戏。
月:月亮。
衔:挂着。
幽人:隐士。
吴王岘:地名,可能指吴王孙权的岘山。
黄州:地名,在今湖北。
鼓角:战鼓和号角。
多情:富有感情。
出塞曲:边塞的军歌。
悲健:悲壮而有力。
万方:天下各地。
鼍:扬子鳄。
龙愁:龙的忧愁。
枯柳树:枯萎的柳树。
真识面:真正相识。
溯江来:逆流而上。
相迎饯:迎接并设宴送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人在夜行武昌山上,听到了黄州的鼓角声,这种声音不仅是军事上的警报,更是在夜深人静时唤起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限的情感。"清风弄水月衔山"一句,以清新的风、流动的水和明亮的月光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月亮似乎要把山峰吞没,这种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幽人夜度吴王岘"则是说诗人在深夜里穿越了古代吴国王者的山岭,这里的“幽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那种隐逸之士。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历史对话的姿态。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显示了诗人的感性和怀旧,在夜深人静时分,黄州的鼓角声似乎也充满了感情,与诗人一同送别。这里的“不辞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乡愁的珍视,即使是远行,也不会辜负这份情谊。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则是说在江南,又一次听到边塞的曲调,这些曲子混合着江水的声音,让人产生一种既悲凉又坚强的情感。这里“半杂”可能意味着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独白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是对那些只会说一切声音都相同的人的一种反驳。诗人认为,每一种声音都有其独特之处,就像“鼍愤”和“龙愁”,这些声音虽然不同,但都能引起诗人的共鸣,激发他内心的某种变迁。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表达了诗人对一棵枯萎的柳树的记忆,这棵树虽然看似枯萎,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依然保持着生命力,甚至可以辨认出那些真正理解它的人。

"他年一叶溯江来,還吹此曲相迎饯"则预示了未来某一年,诗人可能会乘坐一只小船沿江而上,吹奏这首曲子,用以迎接旧友或是旧地的思念。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期盼,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