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宋 · 徐照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画图:过去的记忆或画作。旧识:曾经熟悉的地方。
高山寺:一座寺庙。
今在:现在身处。
千古:千百年。
崄峰:险峻的山峰。
长自直:始终笔直。
潇水:清澈的溪流。
未曾:从未。
孤城:孤立的城市。
吹角:吹响号角。
寒猿:寒冷气候中的猿猴。
破屋:破败的房屋。
寻碑:寻找古碑。
野鼠:野外的老鼠。
遣:派遣。
二人:两个人。
新景:新的景色。
就诗名:为了诗歌创作。
翻译
我曾在画中游览过高山寺,如今真的走在了高山寺内。千百年来险峻山峰依旧挺立,整个春天溪水未曾变得清澈。
孤城的号角声让寒猿响应,我在破败的屋宇中寻找古碑时惊动了野鼠。
上天似乎派遣我们来到这遥远之地,是为了让我们以新的景色为诗作题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与友人一同登临永州高山寺时所作,通过对旧识之地的描绘和眼前景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创作新诗的热情。首句“画图旧识高山寺”表达了诗人对高山寺的熟悉与怀念,如同画卷中曾经见过一般。接下来的“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描绘了山峰峻峭挺拔,溪水在春天也未能带来一丝清新,凸显了山水的壮丽与岁月的沧桑。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一句,通过城楼的号角声和寒猿的呼应,以及破败房屋和野鼠的惊动,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寥的氛围。最后两句“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诗人认为上天安排他们来到这偏远之地,正是为了激发他们的灵感,为诗歌创作提供新的题材和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高山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诗的写景抒怀特色。